泾阳茯茶八老代表品牌

翁烁瑞
导读 被称为“县内八大长老”或“府中八大长老”的分别是田、刘百顺、朱全生、赵世民、李、胡东之和。20世纪50年代,茯茶在陕西被叫停,茯茶加工

被称为“县内八大长老”或“府中八大长老”的分别是田、刘百顺、朱全生、赵世民、李、胡东之和。20世纪50年代,茯茶在陕西被叫停,茯茶加工中心迁至湖南。直到2009年,陕西茶企恢复了茯砖茶的生产。在泾阳茯茶恢复发展的道路上,“全县八大元老”为泾阳茯茶的恢复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泾阳茯茶八老。

1.老人田

泾阳茯茶八老各代表的品牌

从清朝到新中国解放,泾阳最大的茶店是泾阳生茂茶店!茶的官方贡品被运送到茶店,单独检查,向西运送到边疆甚至国外,而生茂茶店就是这些见证人的最好写照。生茂茶铺的主人是一个极其善良善良的人,他不仅在生意上,而且在好事上。

1860年,我师父去安打工时,遇到一个叫耿的12岁男孩,因为父亲抽烟没钱,把儿子从老家临潼卖给了安的一户人家,又因为安主家失火,全家死伤,家破人亡。只有被主人派去外面砍柴的12岁男孩耿活了下来。四天后,当他遇到来省城办事的马车时,他大胆地停下来,因为当他看到一个12岁孩子眼中的富人时,他想吃两个馒头,因为他已经四天没吃东西了。

因为他诚实的外表和聪明的口语,受到了主人的喜欢,主人给了他三个馒头,让孩子们边吃边聊自己的情况。了解情况后,他让司机让孩子们上车回泾阳。回来后,师傅安排少年耿在茶店和他的茶匠学习茯茶的制作工艺。20岁时,孩子学会了茯茶的制作技术,如锤茶、勾兑、釉水制作等。

1873年,老茶艺师去世,25岁的萧庚接替师傅的工作,成为茶坊的一名福茶匠。在小耿30岁生日的那一年,生茂茶店的老板也去世了。他不仅是生茂茶铺的福州茶匠,还是茶铺老板的管家,与主人一起经营着生茂茶铺的生意和老板的家事。

有一天,耿管家听说他最喜欢的老板田有一盆香喷喷的腊肉要来,就拦住了正在卖腊肉的老板田,先要了一份腊肉,然后告诉老板,你应该停止做这种生意,你赚不了多少钱。不如在我的茶叶店打工,至少比你卖肉赚的钱多。

第二天,老田去茶叶店上班。虽然他已经二十多岁了,但他的关系就像兄弟一样。他们将来也成了结拜兄弟。耿管家原本是个陌生人。最后,他还有亲戚。他待田家如家人,称田家的父亲为叔叔,但实际上他只有三岁。

1915年,田家迎来了小儿子,小儿子的外号叫田老四,名字叫田林升。耿管家把这个小哥哥当成自己的亲弟弟(耿一生没结婚,所以一直没结婚)。田十四岁时,送他到茶庄学艺,走上了耿氏兄弟走过的路。田非常珍惜这个机会。二十岁时,他学会了挑、锤、拌、做茶釉。22岁时,田的锤子技术是茶馆里最好的。

四年后,耿老毫不犹豫地把所有的工艺品都交给了田。第二年,他去世了。那年田林升27岁,耿老活了93岁。耿老去世后,田老四在茶铺当了一名福茶匠。后来他的茶比耿老师傅做的好。我受九大品牌(生茂、红柳九、圣吉、元吉、育星中、天台山、马河声)之邀,在各个茶店泡茶。

兴盛于西方的饮茶者,只接受以田为盖的茯茶。那些年是田师傅最辉煌的时候。直到195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到来,政府才停止在陕西制茶。因为是二次加工,影响了很多人力物力,所以搬回湖南安化生产。田林升受政府邀请到湖南泡茶,但他没有被邀请,因为他不想离开家乡。

直到2008年,茯茶复兴领导小组组长、时任陕西省供销协会理事的来到田家,告诉父亲茯茶又要复兴了,90岁的老人高兴了好几天。然后他把自己的制茶技艺传给了2013年去世的儿子田绥庆,儿子则用了5年时间学习,2年时间复习,7年时间记忆父亲的制茶技艺。因为他的想法不是赚钱,而是继承,不仅是他父亲的制茶技艺,还有泾阳茯茶正宗的制作技术。

2.老刘百顺

泾阳茯茶八老各代表的品牌

刘百顺,泾阳县人,1938年出生。1949年5月21日,泾阳县正式解放。那时,刘百顺上小学三年级,很多孩子开始学做茯茶。刘百顺就是其中之一。

刘百顺的家族史颇具传奇色彩。是明清两代流传下来的“天台云”官茶。刘百顺在泾阳开始了他的学茶之路。他是最年轻也是就业最多的徒弟!刘百顺师从田(已去世的茯茶八老之首),田老是刘百顺学茶之道最重要的领袖。

老人刘百顺先生,从茯茶学徒起家,如今已与茯茶结缘。

下了不解之缘。

1953年,老先生一直坚持自己在家中制作茯茶。

1994-1997年间,出任泾阳县泾干镇县前村村支书,为茯茶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007年,刘百顺老先生与茯茶爱好者发起茯茶的第三次复兴行动,并于2009年与“茯茶八老”成立了复兴胜茯茶合作社,系统的研究茯茶。

2012年,刘百顺老先生与茯茶的忠实爱好者易平安先生的共同努力下,诞生了百富茯茶,让茯茶的发展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茯茶的发展也迎来了最好的时候。


3、李巧云老人

泾阳茯茶八老各代表的品牌

几年前热播的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吴家的茶号原型就是裕兴重。裕兴重茶庄创建于明末清初,盛行于清同治年间,其规模和影响力为当时近百家泾阳茯砖茶庄之首。在近代中国工业发展史上裕兴重茶庄留下了辉煌的一笔,民国时期的裕兴重茶庄理事长邓鑑堂为当时的泾阳县商会会长。

由于其将茯砖茶收入的相当大一部分捐献给陕西靖国军,支持民主革命,受到民主革命的先驱、国民党元老时任陕西靖国军司令于右任的称赞。于右任亲切地称裕兴重茯砖茶为“安国茶”,并挥毫泼墨,为写下北宋诗黄庭坚的名句“甑有轻尘釜有鱼,汉庭日日召严徐,不嫌蔾藿来同饭,更展芭蕉数尺荫”作条幅收藏。

解放后,由于历史的原因,裕兴重茶庄同其它泾阳茶号一样停止了生产。星转斗移,桑海桑田。2008年,伴随着新一届陕西省委、省政府将茶业作为振兴陕西经济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而进行大力扶持下,泾阳茯砖茶也迎来了她重新破土出苗的春天。

2008年秋季,邓鑑堂的孙媳、“裕兴重”第五代传人、泾阳茯砖茶“县前八老”发起人之一的李巧云,在邓鑑堂的老宅中找到了生产泾阳茯砖茶的第一套茶梆,从而掀开了泾阳茯砖茶发展史上新的一页。


4、朱全胜老人

泾阳茯茶八老各代表的品牌

朱全胜老先生是土生土长的泾阳人。朱老先生1943年生人,他出生的那个年代,正是茯茶很火热的时期。在他懵懂的记忆中,就从这家院里穿到那家,在各个做茯茶的院子里跑来跑去,和小伙伴们嬉笑打骂。“一街两溜都在做茯茶。那个时候也不知道这就是做茶,只觉得好玩,很香。”这就是茯茶给朱老先生的最早记忆。

一晃多年过去了,岁月冲刷掉了泾阳县城关于茯茶的记忆,朱老先生也从一个孩子长大成人,中学毕业后朱老先生回乡务农,实践中自学多能,做过机械修造、工程建筑、水电安装、驾车营运等营生。

作为陕西泾河茯茶的生产顾问,朱全胜老先生是业界知名的茯茶加工专家,泾阳茯茶复兴事业的发起人之一,可谓“中国茯茶技术第一人”。朱老先生六下湖南、续茶缘、考工艺、究数据,挖掘恢复中断了半个多世纪的地方历史文化名品——泾阳茯砖茶。

泾阳茯茶八老中,其他四位老人——赵世民、李满洋、胡冬至及张云涛,能搜集到的信息太少了,这里日后再做补充。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