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一下一个赛季后的长久性疲劳与一场比赛后的暂时性疲劳

单蓓宏
导读 一个赛季过后的、长久性的疲劳,发生机制和具体机理目前还研究得不是很清楚,它比暂时性的疲劳要复杂得多,但它确确实实存在,而且对跑者长

一个赛季过后的、长久性的疲劳,发生机制和具体机理目前还研究得不是很清楚,它比暂时性的疲劳要复杂得多,但它确确实实存在,而且对跑者长期的竞技状态、健康状况影响深远。它会持续几个星期、几个月甚至蔓延到下一个赛季。

部分业余跑者可能有这样的体验,一个赛季、特别是战果丰硕的赛季结束后,状态就开始往下掉,甚至处于崩溃状态,训练根本提不起精神。而专业运动员在这方面表现得可能更为明显。

一名优秀运动员在大赛夺冠、或打破世界纪录后状态一蹶不振,这样的案例并不新鲜。如果不考虑主观上的降低目标、减少运动训练投入等因素,那么长久性的疲劳就是罪魁祸首。

在此先要区分一下一个赛季后的长久性疲劳与一场比赛后的暂时性疲劳。

比赛后的暂时性疲劳

01 能量代谢性因素

首先是供能底物的消耗,主要是肌糖原的消耗,以及细胞内的活性物质(比如各种酶)逐渐消耗导致糖、脂肪代谢能力降低,这也是长距离、中低强度的跑步后程“撞墙”得主要原因,是氧化供能系统的局限。

其次是代谢废物堆积,其中最重要的是乳酸堆积,还有脂肪不完全氧化的产物,它使得肌肉中的能量代谢受到抑制,还阻碍神经-肌肉的收缩偶联,造成肌肉僵硬、双腿发沉的现象。

02 神经疲劳

大量大强度运动可导致神经细胞内代谢功能超出局限、失调,运动神经元(包括外周神经和大脑皮层中枢神经)的兴奋性下降。比如大脑中ATP水平降低、5-羟色胺水平升高,使人精神萎靡;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合成量减少,导致神经传导能力、反应速度下降。

03 肌纤维的机械性疲劳

肌肉反复收缩、牵拉,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微细损伤,此后出现轻微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运动后1-3天的延迟性肌肉酸痛。此外,心肌大负荷工作后也会出现机械性的疲劳。

暂时性的疲劳,通过冷热浴、饮食调节(补充糖、电解质、蛋白质、维生素等)、充分休息,一般几天就可以消除。

赛季后的长久性疲劳

一个赛季过后的、长久性的疲劳,发生机制和具体机理目前还研究得不是很清楚,它比暂时性的疲劳要复杂得多,但它确确实实存在,而且对跑者长期的竞技状态、健康状况影响深远。它会持续几个星期、几个月甚至蔓延到下一个赛季。

暂时性的疲劳一次又一次积累起来,就会促成长久性的疲劳。但它们之间又不是简单的叠加关系,可能有些跑友每一次比赛和训练中暂时性疲劳都不明显、赛后体能状态良好,但一整个赛季过后,整体状态就开始崩溃。

长久性的疲劳虽然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但它与暂时性疲劳有哪些大致的区别呢?

因为能量代谢的过负荷一般在几天内就可恢复,肌纤维的微细损伤也最多7-10天即可恢复,所以它们都不是长久性疲劳的主要因素。总的来看,长久性疲劳还是更多的表现在神经与内分泌方面。

01 神经系统的疲劳更易积累

在神经疲劳方面,长久疲劳与暂时性疲劳的机理基本一致,都是神经细胞经过大量反射活动后,自身代谢功能超出局限而失调,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下降(出现保护性抑制)。而且它具有比较明显的叠加关系和记忆性,神经系统一次次暂时疲劳叠加,是可以造成长久疲劳的。

02 长期激素水平变化有明显副作用

内分泌因素对暂时性疲劳促成作用不是很明显,短期内,内分泌系统的变化还反而有利于进入高强度运动状态(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升高)。但是它与长久性疲劳却有很大关系。比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在短期内可以调整能量代谢、加速蛋白质和脂肪转换为糖,以适应大负荷运动的需要,但它长期内就会抑制合成代谢,特别是降低睾酮与生长激素水平(二者都是肌肉与神经组织合成的重要因子),减少肌肉比率,降低血清素合成(导致烦躁、失眠等),导致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下滑。

业余跑者赛季后调整原则

赛后恢复主要包括泡澡、饮食、按摩休息等简单的手段,基本上只要做到了就有效果。

但长久性疲劳的恢复则不同,不是简单的几次按摩或者泡澡就能见效,它更强调综合、持久的调理,特别是训练及作息方面的调整。赛季结束后适当的交叉运动(比如骑车、游泳等)也有举足轻重的效果。

由于业余跑者训练条件比较复杂、影响因素也比较多,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对疲劳的反应也参差不齐,所以在恢复过程中更需要多加注意。很多业余跑者原本就处于马不停蹄的生活节奏中,长久性的疲劳不仅很容易忽略,而且对跑步之外的正常生活影响很大。

所以业余跑者在赛季后的恢复的原则:

首先是个性化,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现状进行调整,不可全盘参照别人;

第二是持久性,如果仅仅在赛后几天进行大量的恢复手段,之后就不再注意,可能并不会产生长远的效果;

第三是综合性,不能拘泥于泡澡、按摩等某一种恢复手段,而且正因为恢复的长久性,还要与日常生活和工作事务结合起来考虑;

磨刀不误砍柴工,很多跑友经常担心跑休会不会影响自己的运动状态,其实大可不必多虑。

以下推荐赛后两周恢复计划,供参考:

暂时性的疲劳一次又一次积累起来,就会促成长久性的疲劳。但它们之间又不是简单的叠加关系,可能有些跑友每一次比赛和训练中暂时性疲劳都不明显、赛后体能状态良好,但一整个赛季过后,整体状态就开始崩溃。

因为能量代谢的过负荷一般在几天内就可恢复,肌纤维的微细损伤也最多7-10天即可恢复,所以它们都不是长久性疲劳的主要因素。总的来看,长久性疲劳还是更多的表现在神经与内分泌方面。

如今各地比赛增多、赛季延长,希望业余跑者不要盲目或跟风地延长自己的赛季,要学会“见好就收”。因为一个太长的赛季不仅破坏了训练系统性,也更容易积累下长久的疲劳。

如果感觉到持续性疲劳、免疫力下降、情绪不易稳定、运动能力明显下滑甚至崩溃等现象,要及时结束赛季进入调整状态,不可硬撑。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