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集世界各地的骑师可区分四种骑姿

许枫发
导读 多匹同主马同场角逐,常见于近年的本地赛事,越洋转播赛事更屡见不鲜,数件一模一样的彩衣同时出现,走位评述员单凭帽笠以作区分其实甚为艰

多匹同主马同场角逐,常见于近年的本地赛事,越洋转播赛事更屡见不鲜,数件一模一样的彩衣同时出现,走位评述员单凭帽笠以作区分其实甚为艰难。走位评述员除了事前功夫要做好,牢记每件彩衣及细心分析赛事形势外,认清每位骑师的骑姿亦有帮助。

云集世界各地的骑师,若以地区进行简单的区分,大致可分为澳式、美式、英式及南非式四种骑姿。

澳式

澳洲骑师是赛马的一大势力,现时除冠军骑师潘顿外,尚有南非裔的史卓丰及正值养伤的贝力斯。澳洲骑式的一大特点当数‘车轮鞭’,曾有马迷戏言若澳洲骑师于阵上跌鞭即威力减半。

传统澳洲骑法的确颇为依赖用鞭,骑师重心倾向马匹的前驱,配合较大幅度的推骑动作,同时以脚跟在马肚附近施压,提醒坐骑加速。

过往长驻,现已返澳发展的柏宝便是最佳例子,此君的缰绳收得较短,于正路早段便对坐骑猛烈用鞭,配合手足并用且幅度甚大的推骑动作,偶而加上一双红手套,着实吸引眼球。

近年的澳洲骑师大多采用‘先推顺,后落鞭’的方式,缰绳放得较长外亦已非如以往般重鞭先行,但向马匹前驱施压这一点则仍然成立。

柏宝曾伙拍‘天久’多次扬威大赛

美式

另一冠军骑师,来自巴西的莫雷拉及曾到美国客串的本地骑师杨明纶则采取近美式的骑姿。美国赛事以泥地赛为主,骑师为免在马群中被前驹踢起的沙泥打中,上半身往往都与马匹靠得相当接近,赛事全程均双腿分开的蹲在鞍上。莫雷拉的骑姿正是如此,上半身在末段力拼时更差不多伏在马颈上并配合着马匹的韵律推骑。

‘争分夺秒’在莫雷拉胯下力拒‘红衣’胜出一级赛百年纪念短途杯。

英式

英式骑法与上述两种则截然不同,英国赛事以长途赛为主,骑师们于早段都会将重心放得较高,上半身偏向挺直以减低对坐骑的压力。因受到用鞭次数的限制,骑师末段大多以手足催策或分缰提醒坐骑加速;膝盖置于马鞍或坐骑肩膀以上位置,重心亦会转移到坐骑后驱,小腿同时紧夹马鞍,是以有个别英爱骑师于紧张关头会有韵律地轻点马鞍,行内称为‘打桩’。

大众喜爱的‘天下第一高手’莫雅固然是英式骑法的代表,而去年曾到英国客串,今季成绩、骑功均大幅跃升的何泽尧亦采取近似骑法,今年他代表参加识价杯,备受肯定。

两大英国冠军骑师斗法,莫雅(紫色彩衣)火并苏兆辉(粉蓝彩衣)。

南非式

南非骑师是澳洲骑师外的另一大势力,由过往的马佳善、霍达及高雅志,到今天的利敬国、杜美尔及毛里裘斯籍的田泰安,影响力可谓举足轻重。

南非骑师的骑法倾向体力型,‘步步骑’可谓最佳写照,催策时整个身体都会摆动,对于懒性重或收前斗后的赛驹而言,他们硬桥硬马式的催策甚为收效。

然而,并非所有南非骑师都是体力型的骑法,骑而优则练的韦达便相对较为阴柔,以走位灵活致胜。

‘四季旺’(蓝白彩衣,利敬国)及‘龙船鼓响’(黄色彩衣,杜美尔)在南非骑师胯下于精英碟闯入亚、季军。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