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项目特点决定了运动员的综合能力一定要强

曹翔玛
导读 少比赛,多训练马拉松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运动员培养周期长,日常训练的周期也长。运动员要想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必须得有常年科学、

“少比赛,多训练”马拉松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运动员培养周期长,日常训练的周期也长。运动员要想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必须得有常年科学、系统、连贯的训练过程。“没有日常训练,就没有比赛成绩”。

而且,马拉松项目特点决定了运动员的综合能力一定要强,如果运动员平时的运动负荷和强度没有达到比赛的强度,是很难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有好的发挥。

而且,对于距离长、强度大、大消耗的运动项目,过多地参加马拉松比赛也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所以,无论是国外优秀马拉松运动员基普乔戈、贝克勒等人,还是国内优秀马拉松运动员多布杰、董国建等人,每年参加的马拉松次数都很少,基本控制在2~3场左右,其他时间都在进行周期训练。

改跑姿前,先练好核心力量

崇尚优美、实效的跑步技术固然重要,但是每个人的跑姿基本属于先天的,后天改进的空间并不大,所以大家绝对不能盲目去改跑姿。

而且,在改跑姿之前,一定先要加强身体力量训练(上肢力量、脚踝力量、腿部力量、躯干部位力量等),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不然很容易造成伤病。

只要核心力量增强了,才能保证在跑动过程中身体重心稳定,后蹬有力、脚下弹性好,上、下肢发力协调。

当然,技术也会受运动能力、竞技状态的好坏而变得不稳定。通常,运动员状态最好的时候,技术会达到最佳状态。

同时,技术也会有一个主动自我修复的过程,也就是说当您的运动能力和竞技状态逐渐恢复后,自然地还会向一个最合理、最实效的技术轨迹伸展。总之,关于跑姿,没有最科学的,只有最适合的。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