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亲至疏夫妻说明了什么道理(至亲至疏夫妻)

滕桦裕
导读 大家好,小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至亲至疏夫妻说明了什么道理,至亲至疏夫妻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至亲至疏

大家好,小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至亲至疏夫妻说明了什么道理,至亲至疏夫妻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至亲至疏夫妻的意思是最亲密也是最疏远的是夫妻。

2、出处:唐-李治《八至》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3、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4、白话释义:最近与最远的是东方与西方;最深也是最浅的是清澈的小溪。

5、最高的最亮的是太阳与月亮;最亲密最疏远的是夫妻。

6、赏析这首诗很有哲理意味。

7、由于首字“至”字在诗中反复出现八次,故题名“八至”,这在文人诗中很别致。

8、此诗由远近东西至深浅清溪,再至高明日月,又至亲疏夫妻,诉尽人生无奈颓靡之态。

9、全诗二十四个字,却是一程生命由盛及衰的花开花落,道破了人生的真相。

10、首句“至近至远东西”,写的是一个浅显而至真的道理。

11、东、西是两个相对的方位,地球上除南北极,任何地点都具有这两个方向。

12、两个物体如果不是南北走向就必然有东西区别。

13、所以“东西”说近就近,可以间隔为零,“至近”之谓也。

14、如果东西向的两个物体方向相反,甚至无穷远,仍不外乎一东一西,可见“东西”说远也远,乃至“至远”。

15、这“至近至远”统一于“东西”,是常识,却具有深刻的辩证法。

16、至亲至疏夫妻的意思是最亲密也是最疏远的是夫妻。

17、出处:唐-李治《八至》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18、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19、白话释义:最近与最远的是东方与西方;最深也是最浅的是清澈的小溪。

20、最高的最亮的是太阳与月亮;最亲密最疏远的是夫妻。

21、扩展资料:唐朝女才子李治的《八至》是一首六言诗,因为诗里一共出现了八个“至”字,所以题目叫做“八至”。

22、至近至远东西”是说,东西两个方向,是最近的也是最远的。

23、如果从东西两个方向相向而行,那么,东西就会是世间最短的距离,几乎可以达到“零距离”,如果从东西两个方向相背而行,那么东西就会越来越远,永远不会有交集。

24、这句话充满了哲学的思辨。

25、“至深至浅清溪”,清澈的小溪本来应该是很浅的,可是很多时候因为它对周围景物的倒映,人们又往往觉得他是深不可测的。

26、世界现实这样的,表面的虚假景象往往掩盖了它真实的本质。

27、“至高至明日月”这句和好理解,我们能看到的最高的最亮的就是太阳和月亮。

28、前面三句讲的三个道理,就是为了这句的铺垫,这是本首诗歌要告诉世人的一个生活真理:世上最亲的是夫妻,人生在世,能陪你走过风风雨雨的时间最长的那个人,就是你的妻子或丈夫,如果你们俩能心心相印,相濡以沫,这将是人世间最幸福的事情,可是如果夫妻两人不能和睦相处,而是感情破裂,恐怕这个世界上和你最远的人就是你的妻子或丈夫了。

29、作品信息  【名称】《八至》   【年代】盛唐   【作者】李冶   【体裁】六言古诗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30、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31、[1]  “至近至远东西”,写的是一个浅显而至真的道理。

32、东、西是两个相对的方位,地球上除南北极,任何地点都具有这两个方向。

33、两个物体如果不是南北走向就必然有东西区别。

34、所以“东西”说近就近,可以间隔为零,“至近”之谓也。

35、如果东西向的两个物体方向相反,甚至无穷远,仍不外乎一东一西,可见“东西”说远也远,乃至“至远”。

36、这“至近至远”统一于“东西”,是常识,却具有深刻的辩证法。

37、   “至深至浅清溪”,清溪不比江河湖海,“浅”是实情,是其所以为溪的特征之一。

38、同时,水流缓慢近于清池的溪流,可以倒映云鸟、涵泳星月,形成上下天光,令人莫测浅深,因此也可以说是深的。

39、如果说前一句讲的是事物的远近相对性道理,这一句所说的就是现象与本质的矛盾统一,属于辩证法的不同范畴。

40、同时这一句在道理上更容易使人联想到世态人情。

41、总此两句对全诗结穴的末句都具有兴的意味。

42、   “至高至明日月”,日月高不可测;遥不可及,这个道理很浅显,诗人作此句,应当是意在引出下句。

43、前三句虽属三个范畴,而它们偏于物理的辩证法,唯有末句专指人情言之,是全诗结穴所在——“至亲至疏夫妻”。

44、   从肉体和利益关系看,夫妻是世界上相互距离最近的,因此是“至亲”,但另一方面,不相爱的夫妻的心理距离又是最难以弥合的,因此为“至疏”。

45、如果说诗的前两句妙在饶有哲理和兴义,则末句之妙,专在针砭世情,极为冷峻。

46、[1]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李冶   (?-784)唐代女诗人、道士。

47、字季兰,乌程(今浙江吴兴)人。

48、与陆羽、刘长卿、皎然等交往。

49、曾被召入宫中。

50、后因上诗叛将朱泚,为德宗所扑杀。

51、诗今存十余首,多赠人及遣怀之作,后人曾辑录她与薛涛的诗为《薛涛李冶诗集》二卷。

52、[2]   李季兰原名李冶,生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她六岁她的父亲觉得她年纪虽小,却性情不宁,将来必会出乱子,于是将她送入剡中玉真观出家,改名李季兰。

53、李季兰每日做诗、弹琴倒也清净自在。

54、转眼间她已经十六岁了,对观中生活渐渐觉得寡淡无味,向往外面的世界。

55、当时有许多文人雅士来观中游览,见有一个清秀的小道姑,就常与她逗笑,李季兰每每以秋波暗送。

56、不过仅此而已,李季兰并没有做出什么越轨的事。

57、有一天她偷偷跑到剡溪中荡舟,遇到了隐居在此的名士朱放,言谈投机,一见如故。

58、以后朱放常到溪边与她相会,游山玩水。

59、不久朱放去了江西为官,两人挥泪而别。

60、就在李季兰日思慕想,难舍旧情的时候,又有一个才华横溢的男子拜访了她,这人就是著名的“茶圣”陆羽。

61、陆羽的到来恰好弥补了李季兰的失落情绪,二人经常煮雪烹茶,对坐清谈。

62、陆羽是个细心热情的人,在李季兰重病之时,一直在她身边照料,李季兰感动不已。

63、陆羽还有一个朋友--僧人皎然,他们三人经常在一起谈论诗词,志趣相投。

64、李季兰也曾钟情于皎然,但皎然心如止水不为所动。

65、李季兰最终叹道:“禅心已如沾呢絮。

66、不随东风任意飞。

67、”李季兰与陆羽的感情未曾间断,但二人碍于身份,不能婚嫁,只能互为知己。

68、而李季兰的诗名越传越广,有她引发的诗友会集活动也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广,直至广陵--即现在的扬州,扬州是当时文人荟萃的地方,李季兰的诗名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69、最后连唐玄宗也听说了,传旨要她上京面圣。

70、此时的李季兰已经四十多岁了,这可是极大地殊荣,但她的容颜已随着岁月衰退,她不免又悲又喜,作诗道:无才多病分龙钟,不料虚名达九重;仰愧弹冠上华发,多惭拂镜理衰容。

71、驰心北阙随芳草,极目南山望归峰;桂树不能留野客,沙鸥出浦漫相峰。

72、就在她赴往长安之时,“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仓惶西逃,而李季兰也在战火中不知所终了。

73、曾经说“就算死也要和你在一起”的那个人有一天会说“宁愿死也不要和你在一起”,曾经什么话都能向他诉说的那个人如今什么话都不能向他说他也不愿听了,曾经你什么都不表达他也能懂你如今你就算把心整个挖出来给他看他也无动于衷……经历过这些自然就明白什么叫“至亲至疏夫妻”!是说夫妻之间可能很亲密也可能很疏离。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