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虚词的意思(18个虚词)

宗政淑山
导读 大家好,小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18个虚词的意思,18个虚词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

大家好,小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18个虚词的意思,18个虚词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2、其中部分虚词的用法如下:而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3、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4、——《劝学》翻译: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

5、何:疑问代词: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翻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6、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7、——《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为什么这样呢?为的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

8、所表处所、地方。

9、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0、——《陈涉世家》翻译: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到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

11、扩展资料:虚词的注意点1.通假字在古代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叫通假。

12、“通”是通用,“假”是假借。

13、古汉语中的通假字有三种情况:同音通假、近音通假和变音通假。

14、通假字的读音应读被通假字的读音,解释也应按被通假字的字义解释,表达时一般用“通”的解说形式。

15、(1)音同的通假。

16、即借字为本字的声符(也有本字为借字声符的),或借字与本字有共同声符的。

17、声符虽不同,但两个字的读音是相近的,表现为同声母或同韵母的形式。

18、偏旁的通假字。

19、通假字经常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考查:(2)给句中加点的字注音(通假字读音有变化)。

20、2.一词多义我国的文字用法极为复杂,一个字词往往有很多的意义与用法。

21、一词多义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乃至现代汉语都是极其普遍的。

22、一词多义也是我们平时在阅读文言文、考试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23、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24、了解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是掌握一词多义的基本方法,一个词的基本义称为“本义”,由本义生发延伸出来的意义称为引申义。

25、另外,比喻义是通过打比方产生的词义,假借义是利用假借字形成的词义。

26、3.文言句式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句式基本相同。

27、他们都分单句和复句,都有主谓宾和定状补六大成分。

28、句子的语序也基本相同。

29、当然,他们之间还有相异的地方,学习文言句式,要努力把握它和现代汉语句式的相异点。

30、虽然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子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文言文有些实词和现代汉语用法不同,因此就出现了一些特殊句式。

31、要想学好文言文,正确理解句子含义,领会文章内容,就必须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32、我们常讲的文言特殊句式就是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和固定句式。

33、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言文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34、其中部分虚词的用法如下:何:(1)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疑问,怎么。

35、(2)疑问代词,表原因,后面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什么”、“什么原因”。

36、(3)代词,做宾语,什么。

37、(4)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相当于“多么”。

38、2、而(1)连词,表并列。

39、(2)复音词,即“何况”,用反问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40、(3)连词,表假设。

41、(4)代词,通“尔”。

42、你,你的。

43、3、乎(1)句末语气助词,表揣测,相当于“吧”。

44、(2)介词,相当于“于”,“在”。

45、(3)句末语气助词,表感叹,相当于“啊”“呀”。

46、4、乃(1)副词,表承接,于是。

47、(2)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你”、“你的”。

48、(3)副词,表判断,相当于“为”、“是”、“就是”。

49、5、其(1)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或许。

50、(2)连词,表假设,如果。

51、(3)指示代词,其中的。

52、扩展资料虚词的注意点:通假字在古代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叫通假。

53、“通”是通用,“假”是假借。

54、古汉语中的通假字有三种情况:同音通假、近音通假和变音通假。

55、通假字的读音应读被通假字的读音,解释也应按被通假字的字义解释,表达时一般用“通”的解说形式。

56、2、一词多义我国的文字用法极为复杂,一个字词往往有很多的意义与用法。

57、一词多义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乃至现代汉语都是极其普遍的。

58、一词多义也是我们平时在阅读文言文、考试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59、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60、了解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是掌握一词多义的基本方法,一个词的基本义称为“本义”,由本义生发延伸出来的意义称为引申义。

61、另外,比喻义是通过打比方产生的词义,假借义是利用假借字形成的词义。

62、3、文言句式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句式基本相同。

63、他们都分单句和复句,都有主谓宾和定状补六大成分。

64、句子的语序也基本相同。

65、当然,他们之间还有相异的地方,学习文言句式,要努力把握它和现代汉语句式的相异点。

66、虽然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子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文言文有些实词和现代汉语用法不同,因此就出现了一些特殊句式。

67、要想学好文言文,正确理解句子含义,领会文章内容,就必须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68、我们常讲的文言特殊句式就是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和固定句式。

69、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言文而(1)连词,表并列。

70、(2)复音词,即“何况”,用反问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71、(3)连词,表假设。

72、(4)代词,通“尔”。

73、你,你的。

74、(5)连词,表转折。

75、(6)连词,表递进。

76、(7)连词,表修饰。

77、(8)复音词,不久,一会儿。

78、(9)连词,表承接。

79、(10)复音词,放在句尾,表限制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80、(11)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

81、2、何(1)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疑问,怎么。

82、(2)疑问代词,表原因,后面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什么”、“什么原因”。

83、(3)代词,做宾语,什么。

84、(4)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相当于“多么”。

85、(5)代词,做定语,相当于“什么”。

86、3、乎(1)句末语气助词,表揣测,相当于“吧”。

87、(2)介词,相当于“于”,“在”。

88、(3)句末语气助词,表感叹,相当于“啊”“呀”。

89、4、乃(1)副词,表承接,于是。

90、(2)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你”、“你的”。

91、(3)副词,表判断,相当于“为”、“是”、“就是”。

92、(4)副词,表转折,相当于“竟然”、“却”。

93、(5)副词,表条件,相当于“才”。

94、(6)复音虚词,相当于“样子”。

95、(7)复音虚词,表猜测,相当于“恐怕……吧”。

96、5、其(1)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或许。

97、(2)连词,表假设,如果。

98、(3)指示代词,其中的。

99、(4)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

100、(5)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又。

101、(6)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102、6、且(1)副词,暂且、姑且。

103、(2)连词,表递进,而且、并且。

104、(3)副词,将要。

105、(4)复音词,用在句首,表示下文要进一步议论,况且,再说。

106、(5)复音词,就像。

107、7、若(1)连词,表假设,如果。

108、(2)指示代词,此,这个。

109、(3)副词,表推测,好像。

110、(4)第二人称代词,你。

111、8、所(1)助词,与“以”构成固定复音虚词“所以”,表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112、(2)助词,与“为”构成固定结构“为……所……”,表被动。

113、(3)助词,“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表示“……的人(事物、地方、情况)等”。

114、9、为(1)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原因,相当于“因为”。

115、(2)动词,作为,做。

116、(3)非虚词用法,动词,是。

117、(4)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对”。

118、(5)介词,与“所”构成固定结构“为……所……”,表被动,相当于“被”。

119、10、焉(1)形容词词尾,约同于“然”,相当于“……的样子”。

120、(2)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呢”。

121、(3)兼词,相当于“于彼”,在那里。

122、(4)句中语气助词,表示停顿。

123、(5)语气助词,不译。

124、(6)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125、1也(1)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舒缓语气,引起下文。

126、(2)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或反诘语气。

127、(3)句末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

128、(4)句末语气助词,表判断语气。

129、(5)句末语气助词,与“哉”连用,表感叹语气12、以(1)名词,原因。

130、(2)动词,认为。

131、(3)介词,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依据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凭借。

132、(4)介词,把。

133、(5)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

134、(6)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关系。

135、13、因(1)介词,根据,依靠,凭借。

136、(2) 动词,沿袭。

137、(3)名词,原因。

138、(4)介词,趁着,趁此。

139、14、于(1)助词,动词词头,不译。

140、(2)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对于。

141、(3)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相关的时间,到。

142、(4)介词,引进比较的对象,表程度的比较。

143、15、与(1)动词,赞许。

144、(2)与“孰”组成文言固结构“与……孰……”,相当于“跟……比较,哪一个……”。

145、(3)连词,表并列,和,跟,同。

146、(4)动词,结交,亲附。

147、16、则(1)副词,表示肯定,起强调、确认作用,可译为“就是”,“是”。

148、(2 )连词,表让步转折关系,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倒是”。

149、(3)连词,表示条件、假设关系,用在后一句句首,表示叙述的事、理中是一种假设或推断,可译为“那么”“那就”“就”。

150、17、者(1)助词,用在判断句主语的后边,起提顿作用,不译。

151、(2)助词,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称上文所说的人、事、物,译为“的人”“的事”“的东西”“的想法”“的做法”。

152、(3)助词,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气助词作用,不译。

153、(4)助词,放在数词之后,可译为“……方面”“……样东西”“个”“样”之类。

154、(5)助词,定语后置标志。

155、18、之(1)动词,可译为“到”、“往”。

156、(2)助词,调节音节,用在时间词后,不译。

157、(3)代词,可译为“他”。

158、(4)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

159、(5)代词,可译为“这件事”。

160、(6)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161、(7)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162、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163、其中部分虚词的用法如下:何:(1)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疑问,怎么。

164、(2)疑问代词,表原因,后面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什么”、“什么原因”。

165、(3)代词,做宾语,什么。

166、(4)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相当于“多么”。

167、2、而(1)连词,表并列。

168、(2)复音词,即“何况”,用反问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169、(3)连词,表假设。

170、(4)代词,通“尔”。

171、你,你的。

172、3、乎(1)句末语气助词,表揣测,相当于“吧”。

173、(2)介词,相当于“于”,“在”。

174、(3)句末语气助词,表感叹,相当于“啊”“呀”。

175、4、乃(1)副词,表承接,于是。

176、(2)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你”、“你的”。

177、(3)副词,表判断,相当于“为”、“是”、“就是”。

178、5、其(1)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或许。

179、(2)连词,表假设,如果。

180、(3)指示代词,其中的。

181、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82、 1.表示并列关系。

183、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184、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

185、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186、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87、(《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

188、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189、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4.表示转折关系。

190、可译为"但是""却"。

191、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

192、可译为"如果""假如"。

193、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194、(《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195、可不译。

196、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197、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三)通“如”:好像,如同。

198、 ①军惊而坏都舍。

199、(《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200、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而后】才,方才。

201、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02、【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203、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204、而况石乎! 【既而】不久,一会儿。

205、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206、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207、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08、(《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209、译时,"何"要后置。

210、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211、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212、(《琵琶行》) (二)用作疑问副词。

213、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214、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215、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216、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217、(《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218、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219、(谁何:呵问他是谁何。

220、意思是检查盘问。

221、)(《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222、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223、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224、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225、 1.表疑问语气。

226、可译为"吗""呢"。

227、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228、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229、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230、(《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231、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232、 ①于是乎书。

233、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234、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35、(《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236、(《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237、) ④吾尝疑乎是。

238、(乎:对。

239、)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40、(《论语》)(乎:对。

241、)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

242、(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

243、(《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

244、(尔:比。

245、)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246、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4.【乃】 (一)用作副词。

247、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248、(《廉颇蔺相如列传》)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249、(《桃花源记》)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250、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251、(《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252、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253、(《赤壁之战》) (二)用作代词。

254、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

255、不能作宾语。

256、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57、(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

258、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259、 (缺例文)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260、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乃尔】译为“这样”。

261、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5.【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

262、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263、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264、(《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

265、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266、 ①秦王恐其破壁。

267、(《廉颇蔺相如列传》)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268、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269、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270、(《赤壁之战》)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

271、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272、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273、(《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274、(《赤壁之战》)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275、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276、(《捕蛇者说》)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277、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278、(《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279、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280、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281、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282、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三)用作连词。

283、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284、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285、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286、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287、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288、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6.【且】 (一)用作连词。

289、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290、例: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291、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292、(《陈涉世家》) 3.让步关系,尚且,还。

293、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赵弱且怯也。

294、(《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用作副词。

295、 1.将,将要。

296、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2.暂且,姑且。

297、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

298、例: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且如】就像。

299、 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7.【若】 (一)动词,像,好像。

300、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二)用作代词。

301、 1. 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302、 ①若入前为寿 ,寿毕 ,请以剑舞(《鸿门宴》)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303、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用作连词。

304、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305、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306、(《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307、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308、(《汉书•高帝纪》) 3.至,至于。

309、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310、(《齐桓晋文之事》)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

311、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312、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313、(《岳阳楼记》)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314、 ①指挥若定。

315、(《赤壁之战》) 【若何】怎么样。

316、 ①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317、 ①车后若干递送夫。

318、 8.【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319、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320、(《陈涉世家》)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321、 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322、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323、(《〈指南录〉后序》)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324、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325、(《信陵君窃符救赵》)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

326、 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原因。

327、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328、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329、(《廉颇蔺相如列传》) 【所谓】所说的。

330、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331、(《邹忌讽齐王纳谏》) 【所在】 1.到处。

332、 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

333、(《石钟山记》) 2.所在之处,处所。

334、 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 9.【为】 (一)动词。

335、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336、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337、(《过秦论》) 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338、(《过秦论》) 2.以为,认为。

339、 ①此亡秦之续耳。

340、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判断词,是。

341、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342、(《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介词。

343、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344、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

345、(《鸿门宴》) 2.介绍原因或目的。

346、为了,因为。

347、 ①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3.介绍涉及的对象。

348、给,替。

349、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350、(《廉颇蔺相如列传》) 4.对,向。

351、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352、可译为"当""等到"等。

353、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354、(《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

355、呢。

356、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10.【焉】 (一)兼词。

357、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358、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

359、(《论语》) 2.相当于“于何”。

360、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361、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代词。

362、 1.相当于“之”。

363、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364、(《捕蛇者说》)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365、(《师说》) 2.哪里,怎么。

366、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三)语气词。

367、 1。

368、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369、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370、(《六国论》)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371、(《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372、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373、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11.【也】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374、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375、例: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376、(《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377、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378、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79、(《过秦论》)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380、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381、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382、(《崤之战》) (二)句中语气词。

383、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384、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

385、(《石钟山记》)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386、”——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387、例: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12.【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

388、译为:拿,用,凭着。

389、 ①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390、(《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凭借。

391、译为:凭,靠。

392、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393、(《廉颇蔺相如列传》)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

394、译为:把。

395、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396、(《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

397、译为:于,在,从。

398、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399、5.表示原因。

400、译为:因为,由于。

401、 ①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6.表示依据。

402、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403、 ①今以实校之。

404、(《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405、 ①以一当十(成语) ②夜以继日(成语) (二)连词。

406、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

407、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408、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409、(《游褒禅山记》)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410、可译为"而"或省去。

411、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412、(《石钟山记》)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413、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414、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415、(《廉颇蔺相如列传》)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416、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417、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418、(陶渊明《归去来辞》)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419、例: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420、(以:表时间)(《出师表》)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421、例: ①逆以煎我怀。

422、(《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423、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424、(《触龙说赵太后》)2.用,任用。

425、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426、(《涉江》) (五)名词。

427、译为:缘由,原因。

428、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经。

429、 ①固以怪之矣。

430、 ②日以尽矣。

431、 2.通“已”,止。

432、 ①无以,则王乎?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433、 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434、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435、(以为:把它设为。

436、)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437、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438、(《石钟山记》)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439、”(《鸿门宴》) 13.【因】 (一)介词。

440、 1.依照,根据。

441、 ①罔不因势象形。

442、(《核舟记》) 2.依靠,凭借。

443、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3.趁着,趁此。

444、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

445、(《鸿门宴》) 4.通过,经由。

446、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447、(《鸿门宴》) 5.因为,由于。

448、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449、 (二)副词。

450、 1.于是,就;因而。

451、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

452、(《赤壁之战》) 2.原因,缘由,机缘。

453、 ①于今无会因。

454、(《孔雀东南飞》) (三)动词 1.根据 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沿袭,继续。

455、 ①蒙故业,因遗策。

456、(《过秦论》) 14.【于】 (一)介词。

457、 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

458、(在)《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方面”“从……中” 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459、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460、(《游褒禅山记》) 3.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4.向,对,对于。

461、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5.被。

462、 ①君幸于赵王。

463、《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464、(《屈原列传》) 6.与,跟,同。

465、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466、 ②燕王欲结于君。

467、《廉颇蔺相如列传》 7.比。

468、 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469、”【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

470、例: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471、(在这时)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

472、例: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

473、(《廉颇蔺相如列传》) 【见……于】表示被动。

474、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 15.【与】 (一)介词。

475、 1.介词。

476、和,跟,同。

477、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

478、给,替。

479、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480、(《陈涉世家》)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比,和……比较。

481、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二)连词。

482、 1.连词。

483、和,跟,同。

484、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485、(《勾践灭吴》) (三)动词。

486、 1.给予,授予。

487、 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

488、(《勾践灭吴》) 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2.结交,亲附。

489、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3.对付。

490、 ①庞暖易与耳。

491、 4.参加,参与。

492、 ①骞叔之子与师。

493、(《骞叔哭师》) 5.赞许,同意。

494、 ①吾与点也。

495、 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496、 (四)通假。

497、通“欤”。

498、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499、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16.【则】 (一)连词。

500、 1.表示承接关系。

501、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502、例如: 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503、"则与斗卮酒。

504、(《鸿门宴》)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

505、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506、 3.表示并列关系。

507、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

508、可译为"就",或不译。

509、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510、(《师说》)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

511、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512、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513、(《师说》) ②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促织》) 5.表示选择关系。

514、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515、 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二)副词。

516、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517、例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18、(《岳阳楼记》)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

519、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520、 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521、(《肴之战》 (三)名词。

522、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523、 ①《论语》六则。

524、 2。

525、准则,法则。

526、 ①以身作则。

527、 (四)动词。

528、效法。

529、 ①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

530、 (五)通假。

531、同“辄”,总是,常常。

532、 ①居则曰:“不吾知也!” 【则是】只当是。

533、 ①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

534、(《窦娥冤》) 【则则】赞叹的声音。

535、 17.【者】 (一)助词。

536、 1.指人、物、事、时、地等。

537、“……的”,“……的(人、东西、事情)”。

538、 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539、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540、(《赤壁之战》) 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541、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542、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543、(《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544、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545、 ①近者奉辞伐罪。

546、(《赤壁之战》)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547、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548、 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549、(《赤壁之战》) (二)语气词。

550、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551、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18.【之】 (一)代词。

552、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553、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554、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

555、(《触龙说赵太后》) 2.指示代词,这,此。

556、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557、(《季氏将伐颛臾》) (二)助词。

558、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559、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

560、(《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561、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562、(《烛之武退秦师》)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563、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564、(《师说》)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565、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566、(《劝学》)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567、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568、(《寡人之于国也》)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569、(《项脊轩志》) (三)动词,到……去。

570、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