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钢筋引发的严重安全隐患甚至坍塌事故时有发生

邰军平
导读 据其他地方反映,“瘦身钢筋”仍流入工地。“绝大多数钢材应该说质量是安全的。这些年来,政府监管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安全意识也提

据其他地方反映,“瘦身钢筋”仍流入工地。

“绝大多数钢材应该说质量是安全的。这些年来,政府监管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安全意识也提高了。”物流与采购协会商品交易市场流通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徐洲表示,虽然问题钢筋现象很少,但涉及民生的工程是大事,严打之下问题钢筋死灰复燃仍需警惕。

更高的利益和监管力度不足,使得问题钢筋长期难以根除。

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问题钢筋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无论是不合规钢厂生产的钢筋,还是施工现场被拉细拉伸的钢筋,都是国家明令禁止的。为什么此类问题屡禁不止,背后原因复杂?

第一,“瘦身钢筋”等不合规的建材是利益驱动。“‘地条钢’、‘瘦身钢筋’不是新名词、新事物,而是少数人追求不正当利益的产物。”山东建大建设工程鉴定检测中心副主任崔涛说,以“瘦身钢筋”为例,钢筋被拉长变细后会变轻,但如果按照标准钢筋结算,就会有很大的非法利益空间。

二是相关监管政策执行存在不足。专家认为,在有章可循的情况下仍出现问题,说明政策执行存在盲区。崔涛表示,监管不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瘦身钢筋”的屡禁不止。此外,由于利益空间大,利益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被“贿赂”,包括各级监管部门,有的执行政策不积极,极个别甚至包庇或隐瞒违法行为。

徐洲认为,目前有足够多的监管部门,法规和政策也比较完善。从钢材的生产、加工、流通,每个环节都有监管主体。然而,当涉及到跨部门、行业和地区时,监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就出现了。目前,政府、协会、企业、社会共同监管、多元共治的监管格局尚未形成。

第三,行业内的监管成了摆设。不少业内人士表示,钢筋、水泥等建材缩水的情况并不少见,这类材料的尺寸和标准与合格产品差距较大。在这种情况下,问题建材也能应用到建筑工程中,说明所有的建材供应商、建筑公司、监理公司都在同一个利益链条上。

此外,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一些监理单位的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差,责任心差,无法对包括建筑材料进场在内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管。他们只是简单的检查工程进度,处理相关检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瘦身钢筋”、问题水泥等不合格建材频繁流入工地。

压实、监督、责任、压缩、加固生存空间

专家认为,以“瘦身钢筋”为代表的各类缺陷钢筋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严厉打击次品钢筋,可以为正规钢厂和产品腾出空间,增加合规钢材的需求。加强工程质量检测监管,打击问题钢筋应成为常态。

崔涛说,在正常建设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已经有了比较规范的质量监督规定和程序。有关部门应更加严格地执行现有的制度和程序,特别是做好进场验收,督促监理工程师履行职责,采取真实样品,并做好材料复试工作。鉴于监管人员专业素质的缺乏

同时,继续加大力度打击加工“瘦身钢筋”等建材利益链。多位专家建议,除了严厉打击问题钢筋的生产者和销售者,还应该严厉查处非法使用“减肥钢筋”的施工企业。对于住建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查处问题不及时、日常监管流于形式等问题,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对标和自查。

市场人士建议,应建立相应的飞行检查制度。同时,严格执行住建部《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通知,建立建筑质量全生命周期责任追究制度。从施工企业自身来看,相关行业协会应带头牢固树立“质量”理念,禁止使用有问题的钢筋,加强自我监督。

同时,专家建议,可以进一步完善项目全过程审计制度。将原结算、决算阶段的审核工作前移,与监理单位共同对“瘦身钢筋”等不合格建材的入场进行监督和监管,以审核为抓手,以人民住房和建筑安全为审查重点,覆盖项目建设全过程,从而控制工程质量。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